第(3/3)页 “至少也得把酒喝完。” 刘睿影说道。 虽然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,但若是愿意,这宴席总是能让它长一些,再长一些。 只要能够长一些,散场就会晚一些。 事在人为。 刘睿影也不知现在是几更天了。 只看见天上的月光已经升了起来。 朝着四方洒下清辉。 没有灯火的夜晚,却是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比月光更加明亮。 但在萧锦侃那里,却不是如此。 萧锦侃手上按着他的‘太白玉牒’。 说是玉牒,实则却长得像一本小书。 可惜这书却是没有内容。 只有封皮和封底。 太白玉牒一出。 就连那天上的月光也显得黯淡异常。 似是把漫天的光辉都吸引了过来似的。 不过阻府童子的春寒料峭刀也不是凡物。 虽无法与太白玉牒争辉,但也在兀自散发着幽光。 刀已出鞘许久。 但太白玉牒却尚未开启。 阻府童子敏锐的察觉到,萧锦侃手中的玉牒上传来的阵阵威压。 宛如要将天地都抗在自己肩头。 于是。 他出了刀。 因为在这股威压之下,他不得不出刀。 若是再等下去。 他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就这般被活活压死。 人在嫉妒恐惧的时候。 总是要做一些抵抗。 虽然知道这抵抗或许没有用处,但还是会做的。 因为做了,或许还有机会。 而不做,却就是一点机会都没有。 说起来人们做事,无非是因为不知道结果。 若是凡事都能知道结果,那却是做什么都没有任何意义。 就好像喝酒一样。 虽然每个人都有一个底线的定量。 但有时候可以超过这个定量好几斤。 有时候却还比定量少了三四杯。 不知道事情的结果如何,也不知道自己何时会喝醉。 这种把未知转换为现实的过程,才是人们一切行为最原本的动力。 现在阻府童子出刀。 只是想要驱散自己的恐惧。 他不想让自己的恐惧变成现实。 所以要在它还未转化之前,就将其扼杀在摇篮中。 阻府童子的刀出的并不快。 后院虽然不那么宽广。 但他的刀距离萧锦侃的身子却还尚有一段距离。 然而萧锦侃却避过了他这一刀的锋芒。 阻府童子在最后一刻才发现,自己的刀竟然劈空了。 他不敢相信的看着自己的刀和自己的手。 因为他从来没有失手过。 每一次出刀,总会得到些什么。 要么是人血,要么是人命。 但这一刀却好似孩童玩耍一般,就这么空空一挥。 什么都没有带走。 就连破空之声都没有。 这一刀在景平镇中的普通人看来,一定都不精彩。 甚至还有些迟钝。 但在铁观音和叶伟的眼中,却是极为激烈。 阻府童子的对手若不是萧锦侃。 恐怕在他第一次出刀时,就已经杀了对方。 可惜的是他找错了对手。 萧锦侃是他杀不死的存在。 至少现在是却是如此。 阻府童子是武修。 境界或许能触摸到地宗境的顶层。 然而萧锦侃却不是武修。 他是至高阴阳师太白。 武修修武,修的无非是大道规则之下的路数。 而萧锦侃掌握的,却是真正的大道规则。 好比一个成年人看着盒子里一窝蚂蚁。 蚂蚁中或许有健壮者,可以用他强力的口颚撕碎多方的头颅。 但在成年人的眼中,蚂蚁终究是蚂蚁。 再健壮的蚂蚁,也不过是让他吹口气就能解决的事情。 叶伟明白这些,所以他并不担心自己的徒弟。 铁观音却着实有些震惊。 他明白至高阴阳师的厉害之处。 但却没有想到竟然能出神入化到如此地步。 若这世间真有鬼神。 想必就是这五位至高阴阳师吧。 虽然他们不能与天地同寿,与日月同辉。 但的确能知常人不知,能行常人不行。 铁观音自己若是有了这般能耐。 或许对这寿命权钱也不会那么在乎了。 把人间看透好像是一件极为厉害新鲜的事。 实际上对一个人而言,却很是痛苦。 阻府童子闭眼调息了一瞬。 他让体内的阴阳二极彻底松弛了片刻。 有张有弛,才能发挥出更大的力量。 若是一直紧绷,或是一直懒散。 那紧绷的总会崩断,懒散的迟早拾不起来。 忽然,他睁开眼。 眼中刀意凌然! 散发出一股势不可挡的王霸之气。 萧锦侃似是早就算到阻府童子会在此间突破一般,嘴角上挑,轻轻笑了笑。 阻府童子一刀再出。 此刻的他除了手中刀外,双眼中也有刀。 三把刀心心相印,犹如天狼坠地,朝着萧锦侃杀去。 想比于先前。 这一刀反而动静要小的多。 虽然眼中的两把刀气势恢宏。 但手中的刀,却是乐游原上一轻风,定西王城一浮云。 是那么的怡然自得,飘飘欲仙。 只是这刀上有些看不见的东西。 别人看不见。 萧锦侃能看见。 这一刀的刀尖上挂着通今阁阁主的使命,刀柄上拴着五绝童子彼此间的羁绊。 萧锦侃既然已经看出了他刀中的破绽,想要破去这一刀却已然不是难事。 但萧锦侃却没有这么做。 他打开了太白玉牒。 把阻府童子的刀身轻轻一夹。 阻府童子的‘春寒料峭’立马进退不得。 猛然间。 阻府童子恍如醍醐灌顶一般,浑身一阵震悚。 “原来……这都是你早就算好的。” 阻府童子竟然松开了握着刀的手说道。 ‘春寒料峭’就被这般牢牢的夹在太白玉牒中间。 “我没有算计任何。我只是依从了规则。” 萧锦侃说道。 “既然如此,为何还要受我一刀?难道这也是规则?” 阻府童子不解的问道。 萧锦侃点了点头。 他拦住了阻府童子去完成他通今阁的使命,这便是后续发生的因。 世间万事,只要有所掺和,那就得有所付出。 受的那一刀,便是萧锦侃必须承受的果。 然而太白玉牒出,却又是一段新的因。 不过阻府童子在不明觉厉间武道有所突破,却是这段因的果。 到此为止。 萧锦侃与阻府童子二人之间,因果分明,互不相欠。 接下来又会何如,就看阻府童子要作何抉择了。 萧锦侃不会干涉。 也不会出言引导。 他只会这般站着,静静的等。 第(3/3)页